村里的秧歌

廣告推廣

雞生蛋還是蛋生雞是個技術(shù)問題

關(guān)注“忻州門戶網(wǎng)‘,忻州人文風(fēng)景很全了

蘆芽山的北鹿,有個小村叫海子界,五百多口人,居住其中。據(jù)說海子界的村子底下是個海子,是經(jīng)山上的流沙,細(xì)土經(jīng)幾百上千年沖積而成的小平原,且在岢嵐,五寨交界處,所以叫海子界。臨近二里有個小村,叫界牌,是岢嵐,五寨立界碑的準(zhǔn)確地點(diǎn)。


村子雖小,土地肥沃,是過去交公糧的富裕村,文化底蘊(yùn)深厚,是老人們注重文化的結(jié)果,村里陪養(yǎng)出了許多文化人才,大多進(jìn)了機(jī)關(guān),企事業(yè)單位,就連打工外出也是拿筆桿子掙錢,少有扛鍬動鎬的民工。每年的冬天農(nóng)閑季節(jié),進(jìn)入臘月,秧歌就成了村里紅火熱鬧的營生,老的,少的,以參加秧歌隊為榮,鑼鼓一響,坐在炕上納鞋底的老婆們也不甘落后,放下手中的針線活,涌躍報名,化妝打扮,也來抽扯幾下。打麻將的不打了,打撲克的也停止了,就連在外工作的工作人員,也眼紅的不行,或請假,或找借口,以種種理由回村參加活動。能敲的敲,能打的打,凡能踢打兩下的都可上場。從臘月初幾就開始排練,到大年初一就可出門拜年,紅旗招展,鑼鼓喧天,熱鬧非凡。
1
十里八鄉(xiāng)的村子,凡有秧歌的村子都要邀請他們來村匯演,或到他們村去交流經(jīng)驗(yàn),來提高技藝。據(jù)說,有一年教書的人稱“八先生”的李永厚,娶的岢嵐大坪的媳婦,去大坪陪媳婦住娘家,大坪正進(jìn)行秧歌“排兵布陣”,頭搭子引隊伍下場子。李永厚在場中看不明白,也看不仔細(xì),就騎在墻頭上用筆將大坪村的秧歌場子畫了下來,后被人家發(fā)現(xiàn),說“有人偷場子”,才一溜小跑,回到村里。
回到村里,招集會踢打兩下,喜歡秧歌的同村伙伴立刻排練,按他畫下的場子,用白灰撒線,邊練習(xí),邊模仿,才有了今天的“有模有樣”的秧歌,幾十年傳承了下來。外面的村里人評論海子界,說海子界的秧歌,不用排練,三歲孩子說夢話也是秧歌調(diào),夢中翻身也在踢飛腳。
2
你看啊,身著彩衣的兩位頭搭子揮舞馬鞭,昂首指揮,照著自己心中謀劃下的“一字長蛇,繞八字,九宮格,雙入口”隨鑼鼓的快漫節(jié)奏,有板有眼;兩位二搭子緊隨其后,用剛勁的步伐引導(dǎo)后面的隊伍,邁向頭搭子劃下的陣形;四名丑鼓,黃巾對襟褂子,配穿大紅褲子,頭頂氈帽,飛腳連連,神情威武;四位拉花,穿著整齊的衣服,佩戴精美的頭飾,舞著扇子,穿梭在丑鼓中間,婀娜多姿;隨后扮演的老漢“老態(tài)龍鐘”,扮演老婆的“花眉似眼”,扮演丑丫環(huán)的,“丑態(tài)百出”,粉演魚公,魚婆的,一副黃土地上打魚的“丑態(tài)”,還有毛頭小子的“亂闖亂撞”,真的是各顯神通,使盡本事,或詼諧,引人發(fā)笑,或滑稽,逗人樂呵,穿行在秧歌的隊伍中,給秧歌增加了許多樂趣,隨鑼鼓的節(jié)奏“東奔西跑”;全場隊伍的總指揮“扇風(fēng)”戴著公子帽的公子哥隨場用扇子指揮,大手一揮,鼓樂停止,下場的是丑鼓,就以丑鼓的形式走自己的場子,唱自己的曲子,下場的是拉花的,就唱拉花的調(diào)子,詼諧,喜樂在胸,人人興高彩烈,會說的來段有如單口相聲的“呱嘴”,更會把秧歌的表演引向高潮。拜年進(jìn)入個人的院中,真的是“鑼鼓一響,黃金萬兩”,“敲鑼打鼓,災(zāi)禍全無”,就唱“走東家,到西家,這才是個好人家,喜神福神今天到,祝您一家年年順”,或是拉花的“一進(jìn)大門喜氣到,送福送喜送吉祥”,各種祝福的話語,讓主人喜上眉梢,快樂無比。
“過了初二還是年,喜氣未消福氣盈”,秧歌隨著喜氣走近十里八鄉(xiāng)的村子,去匯班,或是去拜年,給鄰村送去歡樂,送去吉祥。有時十幾班秧歌在一個村匯班有四五百人,先進(jìn)去的笫一班秧歌要站在村口的“喜桌”前,迎接下一班秧歌的到來,喜桌前的秧歌與喜桌后的秧歌,互敬互禮,頭搭對頭搭,二搭對二搭,丑鼓,拉花,以次鞠躬向?qū)Ψ叫卸Y,鑼鼓聲聲,氣氛盈盈,紅旗飄飄,熱鬧非凡。每家的秧歌要下全場,或歌或舞,竭盡全力,把真本事拿出來,讓各村的秧歌高看自己。散場時,要進(jìn)行歡送,還是一家送一家,直至完畢,拜謝村里的熱情招待和盛情歡迎。
3
正月十五元霄節(jié),幾十家,幾千人的秧歌都要走在縣城的大街上,進(jìn)行“大匯班”,都要到縣城廣場進(jìn)行匯報演出。走在大街上,邊行邊扭,鑼鼓震天響,人山人海,擠的臺階上,過道上挪不開腳步,加上沿街沿巷的花燈,彩旗,船燈隊,舞獅隊,威風(fēng)鑼鼓隊,高撓隊,彩車隊,直把縣城弄成花的海洋,人的海洋,歡呼的海洋,吶喊的海洋,目不暇接的是一家挨一家的表演,眼花嘹亂的是五彩濱紛的縣城,留連忘返的是大街小巷的美景,還有來自外省,外地的小吃,讓人精神愉悅的同時,還有精美小吃的誘惑,不是神仙是神仙。
每年冬天,人們盼望臘月的到來,進(jìn)入臘月,盼望鑼鼓喧天的秧歌,慶祝一年豐收的喜悅,也祝福來年有個好的收成。
來源:忻州故事